
1、一个人举着泰山的成语
形容一个人举着泰山的成语叫泰山压顶。关于泰山压顶的解释,就是指形容把泰山压在头上,比喻遭遇到了极大的压力和打击。成语出自明朝贾凫西的《木皮词正传》,里面写到,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,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,直杀的血流飘杵,堵了城门。
2、含有泰山的成语
笃定泰山:像泰山那样稳定。比喻有绝对把握,无须忧虑。
安如泰山: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,不可动摇。
不识泰山:不认识泰山。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
泰山压卵:泰山压在蛋上。比喻力量相差极大,强大的一方必然压倒弱小的一方。
泰山北斗:比喻道德高、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。
泰山梁木:象泰山崩塌,梁木毁坏一样。比喻伟人死亡。
稳如泰山: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,不可动摇。
重于泰山:比泰山还要重,形容意义重大。
有眼不识泰山:比喻见闻太窄,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。
泰山不让土壤: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一叶障目,不见泰山: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,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。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,看不到全局或整体。
3、齐鲁青未了对描写泰山的作用
1、作用是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,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。
2、“齐鲁青未了”,是经过一番揣摹后得出的答案。它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,也不是象谢灵运《泰山吟》那样用“崔崒刺云天”这类一般化的语言来形容,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——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,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回。泰山之南为鲁,泰山之北为齐,这一句描写出地理特点,写其他山岳时不能挪用。
4、描写泰山的诗句
1、日观东北倾,两崖夹双石。——唐·李白《游泰山》其五
2、萦回绿水遶春山,蝶舞莺啼白昼闲。——元·康渊《赠灵岩西堂坚公禅师》
3、我梦天倪子,同登日观峰。——元·徐世隆《纪梦》
4、风云一举到天关,快意平生有此观。——元·张养浩《登岳》
5、千峰争攒聚,万壑绝凌历。——唐·李白《游泰山》其五
6、盘石暂憩舒清眺,洞壑风来号万窍。——元·李简《登岳》
7、泰宗秀维岳,崔崒刺云天。——南朝·谢灵运《泰山吟》
8、扪萝欲就语,却掩青云关。——唐·李白《游泰山》其二
9、层层石磴出林杪,萦回百折青云梯。——元·李简《登岳》
10、天门倒泻银河水,日观翻悬碧海流。——《登岱》明代王世贞
「TA」文章来源网络AI辅助,版权归原创者所有

留言 0